约书亚·弗里德曼

如何理解别人:问、听、真实
如何理解他人:提问、倾听和真诚

你想知道如何更好地了解别人吗?那么你需要更好地理解情绪。首先要研究的是我们对别人和自己撒的一个广为流传的谎言。
你想知道如何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吗?那你需要首先学会更好地理解情绪。先从审视我们经常告诉他人和自己的一个谎言开始。

每天都会有10亿次误导性的交流:“嘿,最近怎么样?“太好了,谢谢。”你吗?“我很好!”通信发生了,还是被阻塞了?
一段具有误导性的对话每天都要在世界各地上演数十亿遍:“嗨,你好吗?”“很好,谢谢。你呢?”“我也很好!”这样的对话到底是产生了交流,还是阻碍了交流?

在这种接二连三的“报到”中,没有真正的信息交换,但有一种相互欺骗。在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假装我们真的看到和听到了对方。在回答时,我们遵循惯例,但隐藏了我们的经验。为什么?安全。它是“正常的”,意思是它很舒服。速度。它很快,也就是说我们不需要被赶上。脚本。我们都知道我们“应该”停留在表面上,所以我们这样做了。
在这种“寒暄”的情境下,双方并没有真正的信息交流,而是在相互欺骗。提问的人假装自己真的看到和听到了对方的答案。回答的人也只是在遵循惯例,而隐藏了自己的真实感受。为什么呢?因为安全。因为这样才“正常”,才会让人觉得舒服。因为速度。这样可以很快地结束对话,我们就不必被困住。因为客套。我们都知道我们“理应”表面客套一下就好,于是我们就这么做了。

没有流血就没有犯规?
无害不罚?

那又怎样?我们是在遵循一种社会习俗——这难道不是比简单地无视他人更好吗?这种表面上不交流的风险是探究的幻觉。如果我们从这个“讨论”中走开,假装我们已经真正理解了,我们就阻挡了真正可用的数据。我怀疑,由于这种表面的交易已经成为文化规范,同时我们发现越来越难以进行更实质性的对话。“规范”,顾名思义,就是舒服的东西。什么是适当的。什么是谨慎的。所以我们已经习惯了肤浅的交流,这导致我们错过了宝贵的数据。难怪我们中的许多人都在为如何理解别人而挣扎。 As George Bernard Shaw famously said,
那又怎么样呢?我们是在遵循一种社会惯例——而且这难道不是比直接忽视对方更好吗?这种表面客套的风险是让人产生询问的错觉。假如我们结束这段“讨论”,假装自己已经懂了,那我们就屏蔽了可用的真实信息。我怀疑,因为这种表层交流已经变成了文化习俗,导致我们越来越难以进行更加实质性的对话。“习俗”的定义就是让人感到舒适、得体、谨慎的行为。所以我们已经习惯了浅层的交流,这导致我们会错失一些宝贵的数据。这也就难怪我们很多人都觉得难以理解他人了。正如乔治·萧伯纳所言:

沟通中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让人误以为事情已经发生了。”
“沟通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让人以为它已经发生了的错觉。”

不要掉进那个陷阱。记住这个秘密:总有更多的故事。如果你真的想知道如何更好地了解别人,你必须深入挖掘。你必须真正地询问他们的感受,并努力理解他们的情绪。
不要陷入这个陷阱。记住这个秘密:事实远不止此。如果你真的想要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人,你就必须更加深入地去寻找答案。你必须真诚地询问对方的感受,并用心地去理解情绪。

理解他人的第一步是敞开心扉,真正去发现。
理解他人的第一步是打开自己去真诚地寻找答案。

如何询问感受
如何询问他人的感受

大约20年前,我在教授有关越南战争的课程,并与一位为其他退伍军人提供咨询的退伍军人交谈。我解释说我父亲是一名退伍军人,但他从来没有告诉过我他在战争中的经历。辅导员问:“你什么时候问他?”在去机场的路上?在一个繁忙的餐馆?你无法给出这个问题的真正答案,除非你坐在湖边,手里拿着一箱啤酒,整个周末都在等着你。”越是复杂和具有挑战性的话题,需要的时间和空间就越多。如果我要脆弱到暴露一些丑陋的、可怕的、痛苦的、严肃的——甚至是复杂的——我不会在一个随意的、匆忙的、公开的场合这样做。如果我知道你没有时间,我是不会说的。如果你想让我诚实地讲述我的经历,那就实话实说吧。回到那三个党卫军
大约20年前,我正在教授有关越南战争的课程,所以去与一名为其他退伍军人提供心理咨询的老兵谈了谈。我解释说,我父亲也是一名退伍军人,但他从未向我讲过他在战争中的经历。那名咨询师问我:“你是什么时候问他的?在去机场的路上?还是在喧闹的餐厅里?除非你们是坐在湖边,旁边备着一箱啤酒,并且空出了整个周末的时间,否则他根本没法真正地回答这个问题。”越是复杂和具有挑战性的话题,越是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认真地回答。如果我要脆弱到足以去讲述丑陋、可怕、痛苦、严重、甚至只是复杂的事情,那我不会在随意、仓促的公共环境中去做这件事。如果我能看出来你没有时间,那我就不会打开心扉。而且,如果你希望我对自己的经历和盘托出,那我们就要坦诚相待。这就回到了那三个史:

安全从建立信任关系开始;问一些与信任程度相称的问题,或者信任加一,我的意思是突破界限,问一个比昨天的问题稍微严肃一点的问题。此外,要确保有足够的隐私和时间来考虑问题的严重性。把某人拉到一边,散散步,并排坐着,腾出空间。
安全:从建立信任关系开始;提问的问题要符合你们之间的信任水平……或者信任水平+1,即突破边界、提问一个比昨天的问题稍微严肃一些的问题。此外,要确保给对方留出足够的隐私和时间来应对问题的严肃性。把他拉到一边,一起走一走,并排坐下,或者创造一个空间。

速度更严肃的谈话需要更长的时间。花五分钟时间进行五分钟级别的登记。给一个更严肃的问题留一个小时。如果你很赶时间,别人也会有这种感觉,他们就会附和你发出的“我很赶时间”的信号(或者,如果他们不这么认为,他们可能需要学习这种规范……)
速度:越是严肃的谈话需要的时间就越久。如果是五分钟水平的寒暄,那空出五分钟的时间就好。而如果是更为严肃的交流,请留出一个小时的时间。如果你很匆忙的话,对方会感觉到,然后他们就会配合你发送出来的“我赶时间”的信号(如果他们不这么做的话,也许他们该学学这种社交礼仪了……)

脚本虽然“表面”是开始的标准,但你回应的方式告诉对方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如果他们认为你在照本宣班,你就在传递一个信息,告诉他们这不是真的。如果你一开始就否定了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他们“知道”不要诚实。如果你推或拉,他们“知道”这不是真正的对话。另一方面,如果你轮流分享、提问、倾听、认识、反思……当对话来回流动时,它也会超越表面。
客套:虽然流于“表面”是开始对话的常规方式,但你的回应方式却会告诉对方接下来该怎么做。如果他们认为你只是在说客套话,那你就向他们发送了一条消息,告诉他们这并不是真正的交流。如果你从一开始就否定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他们就会“明白”不必坦诚相待。如果你东拉西扯,他们就会“明白”这不是真正的对话。而如果你们能够轮流分享、提问、倾听、认同、反思……对话内容有来有往,那这就是超越表面的交流。

交流练习
交流练习

在任何时候,考虑一下“外部故事”,即我们乐于分享的东西,以及“内部故事”,即我们真正的想法和感受。这里有一个六秒钟的训练练习,你可以用它来探索这个自己-与伙伴-甚至在一个小组。你所需要的只是一张纸和一些可以写字的东西,但用彩色铅笔或钢笔更有趣:
任何时候都要记住,除了“外在故事”(即我们乐于分享的内容)之外,还会有一个“内在故事”(我们的真实想法和感受)。以下是六秒钟的一个培训练习,你可以利用这个练习与一名搭档甚至组成一个小组来一起探讨这个问题。你只需要一张纸和任何可以写字的工具即可,不过用彩色的铅笔或钢笔会更有趣:

步骤# 1

第1步

想象一种情况,也许是最近的一次比较复杂的对话。或者是你参加的一个聚会,一个会议,甚至只是走进学校或办公室。
回想一个情境,比如最近发生的一段有些复杂的对话,或者你参加过的一个派对或会议,甚至是去上学或上班路上的时刻。

步骤# 2

第2步

在纸的一半上,把你在外面展示的东西画一个草图或符号。另一半,代表你内心的感受。
在纸上一半的地方,画出一幅草图或者一个符号,代表你对外呈现的样子。在另一半纸上,画出你内心的真实感受。

第三步

第3步

讨论——这就是“奇迹发生的地方”。当然,你的引导者或合作伙伴的技能是什么使它有趣或惊人的。根据具体情况,问题可以包括:
讨论——这也是“见证奇迹的时刻”。当然,讨论的有趣程度取决于你的讲师或者搭档的能力。根据情境的不同,讨论的问题可以包括:

  • 双方是不同的吗?
  • 这两面有所不同吗?

  • 有什么不同?
  • 具体有什么区别?

  • 你认为这是为什么呢?
  • 你认为这样的原因是什么?

  • 如果你要展示更多的内部(如果你没有)会发生什么?这样做的成本和收益是什么?
  • 如果你更多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如果你还没有这样做的话),会发生什么情况?这样做会有什么代价和收益?

  • 它会如何影响你和其他人,以及你的人际关系?
  • 这会对你和他人以及你们之间的关系有何影响?

这可以更进一步——关于自我意识,关于模式,关于选择和结果,甚至关于目的。你想建立什么样的关系?为什么这很重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你需要做出哪些选择?
我们还可以更进一步——去探索自我意识、情绪模式、选择与后果、甚至目的和意义等。你希望建立什么样的人际关系?为什么那很重要?你需要做出怎样的选择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重点:看得更深
结论:深入了解

如果你想了解别人,你需要透过表面,开始理解情绪。如果你欺骗自己相信表面的故事,你就会错过宝贵的数据。
如果你想理解他人,那么你需要深入表层以下,试着理解对方的情绪。如果你自欺欺人,选择去相信表面的故事,那你就会错失许多宝贵的信息。